咨询课程,了解试听流程 预约试听

    为什么孩子经过传统训练之后所有咨询我们的家长都说我们开始有效果,后来就不明显了?

    讨论这个话题,要从发展的趋势看,传统的训练方法从行为上教孩子,刚开始教10样会10样,后来教10样会8样,再后来教10样,只会3样,逐渐的孩子教不动了,而且永远是教了后面的前面的忘了。所以家长会有这样的结论,那么辩证的来看这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刚开始为什么教什么会什么,说明孩子本身还可以,所以刚开始教什么会什么是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训练的功劳,而往后越来越教不动了,这才是训练的结果。

    一种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孩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孩子说:“你说,我要吃香蕉”。孩子面部表情像Siri一样没有语气语调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我~要~吃~香~蕉”。而另一个方法训练出来的孩子,能够回归社会,成为正常儿童,能够正常的上学,能够在学校里面成绩还不错,有的甚至考上重点中学,出国留学,当上班干部。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变成这个应该有的样子。而且第一种孩子需要终身训练,我不明白终身训练还有什么意义,而第二种孩子只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要成为第二种孩子,就不单单是训练行为,训练发音,而是要开发他们的潜能,这些孩子底子不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就算最权威的鉴定认为孩子是这方面的问题,却始终坚信自己孩子挺聪明的问题。他们只是大脑相应脑区的工作状态和模式不能融入我们现在社会的学习和社交中,我们一直强调,任何训练都要符合大脑的工作模式,人类是我们这个已知宇宙唯一的高等生物,我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和复杂度与其他动物有大的区别,不能用训练低等动物的方式训练孩子,训练低等动物的方式不可能训练出高级功能。这种训练方法不可能让孩子有自主语言,不可能让孩子产生情感,不可能让孩子能够产生社交,应付稍微复杂社交关系的能力(例如班集体),不可能让孩子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有的机构也在宣传上说自己能够让孩子恢复正常,但是只要是传统的行为训练,就是教孩子动作,教孩子发音的训练,就不可能让孩子正常,除了刚才说阐述的原因,全世界范围内30多年传统训练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关于语言


幻灯片6.jpg

机械性、重复性的训练并不适合孩子,为什么很多打的电话来家长说孩子在外训练语言遇见瓶颈了。

因为那根本不叫语言,只能叫发音,机械式重复训练只刺激到运动言语中枢,这个中枢通过肌肉的机械记忆最多只能记住这么多。让孩子说:我要吃香蕉,孩子即便说了,也不是自主语言,只是刻板的肌肉动作。

为什么用马来拉车,狗来导盲,鹦鹉学说话。能不能用马来导盲顺便拉车,或者鹦鹉导盲说话还能听得懂,能不能让狗说话,宠物能说话多好。

因为上面提到的三种动物大脑的运转方式,只能干他能干的事,而且能够被训练出来。人的大脑思维模式和功能肯定跟鹦鹉不愿意,所以传统的一遍遍教的方式不适合人的大脑。所以会遇见瓶颈,永远不能超过鹦鹉的水平。

怎样的呈现方式才是语言应该有的方式呢?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完整的语言系统不仅仅是发音,还有表情、动作、语气语调和语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如果训练方式不符合大脑的思考模式,大脑就不会处在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大脑对于语言是如何运转的呢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机械训练,只刺激运动言语中枢,孩子只会发音,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无法将自己想表达的说出来,所以当然有瓶颈了。

其次很多孩子能说,但是不愿说,不愿说一个是自信心不足,在课上有专门解决这方面的方法,其二是意愿不足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自闭症治疗

以传统方法最喜欢训练的“我要吃香蕉”为例

1.我——自我认知

2.要——欲望表达

3.吃——动作的理解

4.香蕉——事物的认知

只有W脑区理解了所有的含义并发出指令给B区形成编码,传递给相关负责发音的肌肉,说出的话才是真正此时此刻想要表达,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仿说”。




自闭症治疗


善不善说

自闭症治疗自闭症治疗



关于社交——社交是自闭症的核心问题

语言是为社交服务的。人类的社交技能与复杂度远高于其他物种,别的群居动物只能在中群内社交,社交范围也就几十个个体,而人类在远古就能组织起上千人的队伍,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让我们可以几百万人协同工作。

社交是自闭症儿童最大的障碍,有了自主语言后,就要解决社交问题。

几个关于社交的例子:

1.选择意识

选择意识必须是孩子认知达到了自己内心有想法了才会选择,有的时候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而传统方法逼着孩子去拿起一个东西,然后说这就是选择意识。

我们问孩子听歌吗,孩子说“听歌,听荷塘月色”,孩子的回答首先说“听歌”这是第一步,我要选择。随后说荷塘月色,这是具体选择要听什么。这是真正的选择意识。

2.交换意识

传统训练中,让孩子拿着一个东西,说来把这个东西给我,我把这个东西给你,老师跟孩子手里的东西交换了一下就说这叫交换意识。

什么是交换意识,交换的前提是等价,孩子内心有个衡量标准了,才能交换。曾经在课上我们要跟孩子交换薯片,先拿出一个糖,不理老师,随后说用孩子喜欢的冰糖雪梨跟他换,孩子觉得这个交换物有点价值了,但是没有见到实物,所以回应老师了,说“不换”,随后老师拿出了铜锣烧,孩子看见了东西,这是马上能到手的,里面就主动交换了。这才叫完整的交换意识,这才叫社交。

3.撒谎

很多家长一听到撒谎,就害怕,孩子撒谎是不是学坏了,NO!!对于自闭症儿童,会撒谎就离回归社会不远了。人类社交特性中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祖先战胜其他人类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会用语言讲述虚拟的东西。

一个孩子训练一段时间之后想去小卖部买好吃的,这是自我意识的开始,想要什么东西了,传统训练的孩子别说选择、交换了,自我意识很多都没有,开始会直接去,后来变狡猾了,说我要去健身园玩儿会,最好是直奔主题,后来是假模假式的在健身器材上待了会儿再去小卖部。孩子变得狡猾了起来。

关于认知

我们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认知学习,不仅要学会过去的,还要总结归纳,开拓创意。

傲游截图20190527010322.jpg

    很多这类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反复看,每次都跟第一遍看一样,所以说他们行为刻板、兴趣狭窄。那是因为他们对动画片感兴趣对别的不感兴趣,看动画片的时候注意力实际中,第一道门——前庭觉是打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动画片的内容依然无法通过第二道门形成长期记忆。那么传统的重复训练,孩子第一道门都是关闭的,如何能够有效果呢。

    还是以香蕉为例,这类孩子的前庭觉在分配注意力上有问题,拿着个卡片或者香蕉告诉孩子“这个是香蕉”,孩子基本上听不进去,因为兴趣点不在这,而我们的课程以孩子为中心,假如孩子兴趣点在香蕉上,我们会告诉孩子“香蕉”,首先这类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强度低。“这个是香蕉”5个字,“这个是”三个无关的干扰信号,更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直接告诉孩子“香蕉”更有利于前庭觉的选择接收。其次香蕉和剥开的香蕉是什么关系,剥开的香蕉和剥开的玉米是什么关系。正常的人类思维肯定能够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的认知方式就是通过感官,我们在吃香蕉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是香蕉,这个是水果,味道是什么,口感是什么,这是人类独有的思维模式。这种场景式记忆更容易让海马体选择储存。摸上去什么感觉,闻上去什么味道,看上去什么样子,吃起来什么味道和口感,更容易想成对香蕉的模式识别,更容易开发孩子海马体的潜能,彻底记住这是什么东西,无论是看图片,还是闻见了味道,孩子都能认识这个是香蕉。如果孩子兴趣点不在这永远也教不会。很多孩子记不住是海马体没在工作状态,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激活海马体的工作,将来才能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

曾经有一个家长跟我们说他孩子之前在传统的训练机构训练,老师拿着卡片和模型教孩子香蕉,教了一个月,孩子终于认识香蕉了,家长非常高兴,给孩子一根剥开的香蕉,孩子说这是玉米,家长心里像坐过山车一样,瞬间崩溃了,对于机械式的思考方式,只能通过外观来判断,训练的图片香蕉是黄的,家长给的香蕉外皮有点青,如果训练量够大,机器能够分清剥开的香蕉与剥开的玉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就是老师教的玉米的样子。人类大脑的结构根本就不是为了这种思维模式而生的,如果用这种方式训练,结果只有可能是终身训练,机械式的训练结果就是永远赶不上机器的能力,全球顶尖科学家、工程师让机器高频的大量训练,那种训练量一天可能顶我们一年的训练次数,机器不会累,不会不配合,硬盘的记忆能力也远超大脑。就这样训练打开手机Siri跟它对对话,打开淘宝的摄像头让他去识别一个物体,看看这样的结果,您还相信机械训练能让孩子变好吗。在百度图片搜索里,输入香蕉,计算机都不会出现玉米。

1553624700388798.jpg1553624908652089.jpeg


更骇人听闻的是一个家长说原来的训练,要求家长回家训练孩子拍肚子,孩子姥姥就说“拍肚肚”,孩子没反应,又说“拍拍肚子”又没反应。第二天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孩子姥姥说到:“你必须说‘拍肚子’”手上还做着相应的动作,孩子才能用反应,家长当时就觉得这不是跟训练小动物差不多嘛。家长想法很对,什么样的训练,就决定了孩子的上限,灵活性还不如Siri这种弱人工智。

幻灯片15.jpg

我们机构一直以来都认为“终身训练”不如不训练,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结果可能还不至于退化,18岁能有个6-7岁的心智;要训练就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越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进入这个校园这个小社会,正常的学习,2-3岁的能正常上幼儿园,5岁左右入学的能够正常上小学。具备多元智能,全面发展,这才是我们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做教育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关于融合

    从我们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相仿,能力相仿的孩子之间容易互动,能够逐步的恢复社交功能,大点的孩子知道让着弟弟。前提是同类的孩子在一起,我们老师创造一个很好的氛围。

    但是融合就不一样了,让这些天生过于敏感又缺乏自信的孩子跟普通孩子在一起,首先他们会自卑,知道自己不如别的孩子;其次其他孩子不像大人还知道让这点特殊的孩子,小孩的世界就是恃强凌弱,校园霸凌事件层出不穷,肯定会组团欺负这些孩子,师生比例又达不到很高的密度,根本管不过来,就会让他们内心更加自卑、封闭。所以融合教育实践这么长时间并未有什么效果。

关于特殊照顾

    时常听见有些来访的家长提出我们家亲戚、朋友认识的机构,能给我们家孩子特殊照顾,这样会不会对孩子更好一些。

    几乎所有的传统训练机构,特别是早期成立的机构都是自闭症儿童家长成立的,哪个机构对自家孩子不是特别特别的特殊照顾,那么他们的孩子好了吗?想明白这个问题,传统机构的特殊照顾有没有用心里自然有答案了。

    其次要说的是,我们这里师生比例介于1:1至1:2之间,所以对于每个孩子我们都是特殊照顾,我们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来进行调整的,每节课后老师们都要一起分享孩子课上的状况,除了将情况汇总成表发给家长,还为了做到所有孩子的状况每个老师都清楚,组长对于每个阶段还会告诉大家怎么处理,所以对于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照顾。


我们教学的优势             

以孩子喜欢为基本原则,先跟后带,走进孩子内心深处,内心不抵触,效果更突出,

孩子们在家里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要去贺奶奶那玩儿”

1553624455383883.jpg

克服心理障碍,让孩子愿意开口大胆开口

根据过往经验,绝大多数3岁以下儿童3个月内出自主语言

1553624553889916.jpg

唤醒本能,激活潜能,激发兴趣,世界那么大,哪里教的完,兴趣最好的老师主动学习才是获取知识最快的途径

根据过往经验,绝大多数3岁以上儿童1-2年回归社会,顺利入学 告别终身训练


添加微信或拨打电话18511443011,预约试听课,了解更多我们的不一样

WechatIMG112.jpeg






家长反馈

训练视频

成功案例

既然有好的方法为什么不大力的推广

  首先,我们对于孤独症的训练目前没有一个成型的方法是可以传播的,现有很多方法的创立人都是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方法之后才将自己的方法写下来,希望能够帮到更多人,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写下来别人看了学习了,就能够有同样效果的,所以说自闭症是没有方法可以解决的(很多机构都说自闭症是好不了的,其实是错误的,他们所有方法的祖师爷就有很好的,效果。所有百科词条都是说的没有方法,从来没有说好不了)。因为在康复过程中针对孩子的情况需要很高的判断分析能力,还有应变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所以解决自闭症最关键的是人,而不是方法。我们用的是贺老师的方法, 贺老师也需要实时掌握孩子状况,进行方案调整和教师培训,甚至我们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分点都没有开,怕的就是专家照顾不过来。所以我们只能保证在贺老师的监督下课程绝对有效,不能保证把方法写成书,别人看了就能够有效。所以目前没法推广。

    其次,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出现,会遭受整个行业巨大的阻力和攻击,使自己不落后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让自己走在最前列,一个是不承认自己落后。有的人不承认是真的认知上的局限,国内最早涉足自闭症领域的基本都是患儿家长,他们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用传统的方法,从自己的孩子3岁开始训练,训练到30岁都没有正常,前来的训练的孩子成千上万个都没有正常,从认知上讲,真的不再相信自闭症儿童可以转换成为正常儿童,甚至可以做班干部,出国留学,就更是天方夜谭了。甚至对于自闭症没有方法可以解决的学术界共同认知,也从他们这里变成了自闭症是好不了的。在2018年的国际自闭症大会上,我国南方一位著名的孤独症鉴定专家说孩子能好的时候(暂且不去讨论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好了),甚至传统机构的人去抨击他是误诊,也不愿承认孩子能好。我国最牛的两个鉴定专家之一,误诊。我是怎么也不会相信。

    而另一类人是明知方法是落后的,但是为了饭碗,也不去承认这个方法是落后的,如果说第一类是认知局限的话,起码他会实话实说的告诉家长,好不了,要终身训练。而第二类用着传统的方法,却告诉家长能够康复。最出名的一家还因为虐童上了新闻。

    其实我们人类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觉得自己这个时代是最好的,很多事情需要过了很多年回看过去,才发现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愚昧。放血疗法在欧洲流行上千年,死了成千上万的人,莫扎特,华盛顿都被放死了,带给病人的伤害远大于带给病人的帮助。就像现在的方法。下面是一段关于放血疗法的记录,足见一个新方法要推广有多么大的阻力,不仅来自行业,也来自家长的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固有认知。


image.png